本文來源:中國新聞網 閱讀:5444
中新網合肥4月1日電 (鮑璀)安徽省婦女兒童醫學中心合肥市婦幼保健院近日成功實施了一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手術——胎兒鏡下氣管封堵術(FETO),為一位患有先天性重度膈疝的胎兒帶來了生的希望。
華東地區成功實施首例胎兒鏡下氣管封堵術。鮑璀 攝
38歲的孕婦李女士在孕28+3周時,因超聲檢查提示胎兒存在重度膈疝而緊急入院。膈疝是一種胎兒發育過程中的嚴重疾病,會導致胎兒的肺發育不良,從而增加新生兒出生后的生存風險。在孕22+3周時,李女士的胎兒已被診斷出左心室強光點和膈疝,但具體的左肺橫徑等數值不詳。隨著孕周的增加,胎兒的狀況愈發危急,復查B超顯示胎兒重度膈疝,這意味著胎兒的生命危在旦夕。
面對這一挑戰,該院執行院長、母胎醫學專家鄭明明教授,對李女士的情況進行詳細分析后,提出了進行胎兒鏡下氣管封堵術的建議。這項手術通過在胎兒氣管內放置球囊,增加肺內壓,促進肺部發育,從而提高新生兒的生存率。在歐美等地區,FETO已被證明能顯著提升重度膈疝胎兒的存活率,但在國內尚屬首次嘗試。
為了確保手術的成功,醫院組織了一次跨學科的會診,匯集了產科、醫學重癥科、小兒外科、新生兒科、超聲科、麻醉科等多個科室的專家,以及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的相關專家。通過緊密的合作和充分的準備,醫療團隊為李女士的胎兒制定了詳細的手術方案和應急預案。
手術當天,在多學科專家的共同努力下,鄭明明成功地將直徑約3毫米的胎兒鏡經皮進入子宮,并將球囊置入胎兒口腔,通過咽部進入氣道,最終到達氣管隆突。隨著生理鹽水的注入和球囊的釋放,手術成功。這一過程如同在針尖上跳舞,稍有不慎就可能導致手術失敗。
手術后,李女士的胎兒狀況得到了顯著改善。
鄭明明表示,隨著圍產技術的不斷進步,對于輕、中度膈疝的患兒,出生后通過兒科團隊的積極干預和治療,可以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而對于重度膈疝的患兒,胎兒鏡下氣管封堵術的實施,極大地提升了他們的存活率。這一成就展示了多學科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在胎兒治療領域不斷探索和創新的必要性。
據悉,隨著長三角衛生健康一體化的深入發展,多學科合作的優勢將更加凸顯。(完)
【編輯:邵婉云】
WEB3SPACE正式啟動:塑造未來互聯網社交,開啟Web3時代的沉浸式數字革命
隨著互聯網的第三次浪潮——Web3的到來,我們正站在數字化變革的前沿。傳統的企業巨頭正在逐漸讓位給一個個小而精致的超級個體,預示著未來